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0月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、赵辰昕、李春临、郑备介绍“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”有关情况。
郑栅洁(来源:国新网)
据郑栅洁介绍,要加大助企帮扶力度,规范涉企执法、监管行为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,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,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,不能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。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,必要时进行督查。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,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行政执法乱检查、乱罚款、乱查封对企业经营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因素呢?
首先是经济方面。
一是增加成本负担。乱罚款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流出,减少企业可用于生产经营、研发创新、扩大规模等方面的资金。使企业在关键时刻面临资金短缺困境,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规划。企业不得不调整财务预算,削减其他重要项目的投入,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。
二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。对于潜在投资者来说,看到企业所处的执法环境不稳定,存在乱罚款等现象,会对该地区的投资环境产生疑虑,大幅降低投资意愿。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机会,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。
其次是运营方面。
一是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。乱检查、乱处罚、乱查封会频繁打断企业的生产流程,导致生产计划被打乱。有的企业担心被处罚,不得不暂停生产来配合检查或应对查封,造成生产进度延误,无法按时交付产品,影响客户关系和市场信誉。
二是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动力。企业为了应对频繁的检查和可能的罚款、查封风险,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执法部门的周旋和合规事务中,劳心劳力,无法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和创新。严重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,阻碍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,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。
最后是心理和信心方面。
一是严重打击企业家信心。企业经营者在面对趋利执法时,会感到无奈和沮丧,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失去信心。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其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,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态势。极端情况下,企业家有可能会减少对企业的投入,甚至考虑转移投资或关闭企业。
二是严重影响员工士气。当员工看到企业面临的不公正执法环境、被迫处罚、被迫停产,会对企业的前景感到担忧,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受到打击。员工会产生不安和焦虑情绪,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,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。
以下是2023年的罚没收入排名:
△图片来源于网络
2023年,罚款收入占比TOP城市第一名,是广西梧州,约30%。不少人网友调侃说,广西总算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了。往后的1-9名依次是贺州、邵阳、盘锦、乌兰察布、佳木斯、广元、湘西、巴中、河池。
在TOP30名中,广西、湖南、内蒙这三个省份就包揽了接近一半,剩余的多在四川、河北、贵州等省。东部沿海,只有山东占了一席,是山东经济最弱的枣庄市。由此可见,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,经济越落后的地区罚没收入占税收的比重越高。